買了理想股票的兄弟們,現在應該嘴角咧到耳朵根了吧。
今天一大早,準確的說是從十點開始,短短一小時,理想在港股的股價從 101 港元飛到了 121 港元,暴漲 20% ,對應了 400 億港元的市值暴增,隨后便一直穩定在 120 左右。
非常抽象的是,這一切的根源,僅僅只是理想發出來的兩張照片。
在股價暴漲前,理想在自家的公眾號和微博上發了一條短的不能再短的推文: “ 大家族!理想 i8 ,理想首款純電 SUV ” ,并配上了新車跟理想 L9 、理想 MEGA 的三車合照。
跟咱們常見的新車官宣不同,理想發的這兩張照片只展示了新車 i8 的車頭和車尾,而造成股價起飛大的,正是下面這張車尾照片。
為啥呢?
因為這臺本該是縮小版 MEGA 的理想 i8 ,車尾的造型細節竟然跟 MEGA 完全不同。
肯定有兄弟說了,不就是發了臺新車嘛,甚至連個側面都沒有,有啥大驚小怪的?
但我說實話,就這張 i8 車屁股的照片,真是我這幾年看過的信息量最大的新車官圖了。
不夸張的講啊,這里頭不僅能看到 i8 這臺車在車身工程上的很多細節,甚至還能看到李想這個老板為了從 MEGA 的失利里走出來,是真的下了血本的。
這一切的一切還是要從去年遭遇滑鐵盧的理想 MEGA 說起。
在將近一年以前,脖子哥寫了篇文章《因為MEGA,李想親自砍掉了今年所有的電車。。。》,說的是理想取消了去年所有新車發布計劃的事兒。
當時的理想因為 MEGA 的遇冷陷入了巨大的爭議,財報顯示出來的資金狀況也不是很健康:
銷量漲了、營收漲了,但凈利潤暴跌了接近一半。
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原先給 MEGA 準備的生產物料用不上了,二是根據 MEGA 的設計做的一系列家族化新車( 當時還叫 M7 、 M8 和 M9 )已經接近完成,正在路測了,研發經費花了不少。
而這些新車里頭離量產最近的那個,其實就是今天這臺 i8 的前身 M8 。
從此前頻繁曝光的路試諜照來看, M8 有著跟 MEGA 幾乎相同的車身比例 + 完全一致的車尾造型。很明顯,理想當時對 M8 的定義完完全全就是一臺小號的 MEGA 。
但當 MEGA 因為造型導致銷量崩盤之后,馬上要發的 M8 就非常尷尬了:
按照之前的設計放出來,那銷量大概率依舊撲街。改設計吧,就相當于之前的設計和工程白做了,怎么想都有點劃不來。而今天的 i8 官圖就是實錘了李想最后的選擇,那就是改設計。
大伙看啊,下面這兩張是 M8 路測車和 i8 官圖后備箱門結構的對比。
可以看到,官圖里的 i8 不光是貫穿式燈組的造型發生了變化,整個后備箱門的開口也縮小了很多。從原先 MEGA 同款的整體開啟,變成了 L 系列的部分開啟。
綠色是后備箱門開合線
車門變了,車燈也跟著變。諜照里 M8 測試車的貫穿燈組,用的是 MEGA 同款設計,沒有超出尾門的范圍。但在 i8 上卻改成了兩端延伸到后翼子板的樣式,把燈組打成了三段。
這也就意味著 i8 不僅是用上了新的燈組,后翼子板還需要增加兩個車燈的安裝位。原先用來沖壓后翼子板的模具就不能用了,得重新做。
熟悉生產制造的老哥肯定明白換模具有多貴啊,別急,后頭還有呢。
比如這個后備箱門本身,很多兄弟以為這是不是用了 L 系哪款車的同款配件,有一說一,一開始我也是這么想的。但對比之后發現,它完全是個全新的尾門,因為它燈帶上頭的小轉折其他車型都沒有,又得開個新模具。
而因為后備箱的尺寸發生了變化,其它跟它有關的結構件和覆蓋件都得對應調整。
就比如后保險杠,我對比了 L 系的所有車型,都或多或少有些細節上的差別,需要單開模具。
再往上走,因為后備箱的開口可以理解為上下左右四塊結構圍起來的,也就是下面圖里拎出來的藍色和綠色部分。
開口一變,這哥仨說啥都得跟著變。
這也就意味著, i8 的后車身很有可能除了后排地板、后防撞梁以外,幾乎所有零件( 包括覆蓋件和結構件 )都重新開模設計過了。
這一點在 i8 的官圖里頭其實也能得到一部分的印證,就比如這個后側車身的覆蓋件, M8 測試車的這個部分是和 MEGA 同款的賊光滑的形面,有一些小弧面的過度,但不多。
可到了 i8 這里,就變成了非常明顯的寬體,模具必定經過了大改。
我知道大伙肯定想問這樣改一次車尾得多少錢,我覺著啊,在不知道啥時候會開的 i8 發布會上,李想大概率會像當年的余大嘴介紹新款問界 M7 似的,給大伙一個具體的研發金額。
但不妨礙我們提前先猜一猜。
先看模具,保險杠因為大概率是塑料的,用的就是注塑模具,一套的成本根據設計細節的不同,大概在百萬以內;車身的覆蓋件用的是鋁或者鐵,需要用到沖壓模具,根據面積大小的不同一套也是在百萬以內;
最貴的是車身的結構件,需要用到復雜、高精度的多腔模具,價格百萬起步,最高可能沖到千萬級別。
而為了提高車輛的生產效率,或是應對某個模具壞了的情況,每個部分的模具車企都不會只有一套。
再加上重新設計過的造型需要重新做各種驗證,里頭涉及到的各種電氣走線也得重新布置,最重要的是碰撞測試還得重新做,這可都是白花花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所以我猜測啊,為了修改這個車尾造型,理想光是模具的投入很可能就是億元級別。
當然了,上面這些都是脖子哥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的,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業內老哥指出來。
而這也是為啥我在去年會覺得, i8 這臺都已經在跑路試的車,大概率不會改設計。
因為在整車的開發流程里頭,設計的定型往往都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后續的各個環節比如匹配和驗證,其實都是在為能夠實現最開始的設計做努力。
改設計就跟所有東西都做完了,還得回去改草稿一樣,光是想想都會覺得頭疼。
也是因此,我是真沒見過臨量產的車型最后關頭改設計的,一般都是收到意見以后,在改款的時候調整。
敢在快交稿的時候說好像另一版更好的,理想 i8 是第一個。而且大概率,后續的 i7 、 i9 也得按照這個法子全部改一遍。
李想不僅想改,愿意改,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改完落地了,我是真的佩服。
最后說點輕松的吧,甭管是從車型的名字( M8 改到 i8 )還是車尾的設計上看,李想肯定是鐵了心不想讓后續的新車跟 MEGA 扯上一點關系了。
據說啊據說, i8 的內飾還吸取了 MEGA 過分套娃的教訓,也在設計上做了一些改變,但今天的官圖里看不太出來。
MEGA 車主們應該要高興壞了吧,成高鐵設計的獨苗了嘿!
那大伙覺得在這么一通操作之后,理想的目的達到了嗎?這臺船新版本的理想 i8 ,還會和前輩 MEGA 一樣,因為設計的問題受到市場的冷落嗎?
在各家純電 SUV 紛紛轉向增程式混動的時代,這臺定價一看就不會低的純電 SUV ,到底還有沒有勝算呢?
反正資本市場這頭,已經有答案了。
本文來源:差評
精選推薦
熱門出行排行榜
原創IP推薦
換一換網友評論
聚超值•精選
最新內容
理想汽車發布兩張新車照片,股價暴漲400億港元。這臺名為i8的純電SUV在設計上與前款MEGA完全不同,證明了公司對市場反饋的重視和改進意愿。此舉引發了關于該車能否成功競爭混動市場以及李想實現從失敗中走出的討論。該報道詳細介紹了i8后備箱門、燈組等部分的變化,并估計了重新設計所需投入的巨額資金。
理想汽車 | i8特斯拉FSD入華,但僅推送“閹割版”功能。中國客戶將獲得軟件更新,提升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能力。然而,由于缺乏中國道路數據和中美數據合規問題,完全實現FSD的落地還存在不確定性。特斯拉銷量下滑使其急需FSD撐起腰桿,在中國市場保持競爭力。
特斯拉 | FSD入華特斯拉宣布在中國發布“FSD”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引發輿論熱議。該系統是特斯拉自動化輔助駕駛的核心技術,已在北美市場實現城市道路自動駕駛。與此同時,國內車企如比亞迪、華為和小米也在積極探索智能駕駛領域。然而,在進軍中國市場時,特斯拉面臨著公交車道規則復雜和本土用戶需求不同等挑戰。
特斯拉 | FSD特斯拉中國版FSD系統首測結果出爐!在北京進行的測試中,特斯拉Model 3P裝備了HW4.0智駕硬件和6.4萬元FSD選裝包。經過城市道路、高速路況及復雜路口考驗,該智駕系統表現自信果斷,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它能穩健過彎、穿越復雜路口,但對于公交車道識別有待提升,并未解決三點調頭和自主換擋等問題。
特斯拉FSD | 智能駕駛華為派300人入駐阿維塔科技,引發關于“第六界”的猜測。然而,據華為內部知情人士稱,阿維塔注冊的商標與鴻蒙智行無關。此前,奧迪、奇瑞、廣汽和上汽已與華為合作開發智能汽車。目前,華為在車圈影響力不斷擴大,并成為多家品牌的合作伙伴。
華為 | 阿維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