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15萬級緊湊級SUV市場,新勢力要想成功打造一款全新車,有多難?
首先這是以往主流合資品牌,諸如豐田大眾的舒適區,自主品牌中,長城、吉利和長安等有著恐怖號召力,尤其在電動化背景下,比亞迪憑借規模優勢,想用“智駕平權”抹殺掉一切品牌溢價。
一個更現實的問題,這個市場已經無限接近飽和,多達206款產品,很容易讓新產品泯沒在紅海。
剛上市零跑B10似乎打破了這個常識,開啟預訂后48個小時,訂單就突破3.1萬臺。
這是零跑B系列首款產品,零跑B10還有一個更醒目的標簽,是行業內首個將激光雷達硬件的高階智駕下探到12萬級的產品。
在此之前,保持這一價格紀錄的是豐田鉑智3X,不過后者紀錄保持了不到三天。
除了激光雷達,零跑B10也點滿了Buff,作為基于LEAP3.5技術架構的首款車型,還有高通8650芯片、8295芯片等高級配置,無論是端到端的智駕能力,還是大模型旗艦智艙,產品力都瞄向第一梯隊。
面對“理想平替”的說法,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在媒體群訪中坦言,零跑的策略就是用時間換空間,通過整體方案的優化,跑得比別人快。
“至少在半年到一年內,零跑是有優勢的。”
更集成、更智能的LEAP3.5
朱江明在和杭州市領導交流時,曾拋出一個問題,問為什么沒有“杭州七小龍”的說法,把零跑也算進去。對方回答是,零跑太大,已經不能算是“小龍”了。
從體量看,零跑作為港股上市公司,已經成為第二家盈利的新勢力,還有一個關鍵數字,零跑擁有近5000名工程師,比“杭州六小龍”加起來還要多。
重視工程師是零跑汽車的企業文化,這和朱江明的經歷有直接關系,近30年的研發經驗,讓他對技術和代碼有著天生的興趣和偏愛。
當然,這也是零跑突圍的關鍵。
從零跑B10的市場表現來看,與其說讓我們見識到了零跑的號召力,更像是零跑追求工程師文化的具象體現,其中的技術結晶,就是LEAP3.5技術架構。
相比傳統分布式架構,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已經成為軟件定義汽車的基礎,這也是很多新能源車企在造“新汽車”的一個基本邏輯,而零跑的LEAP3.5技術架構的優勢在于,更集成、更智能、更高效。
LEAP3.5通過中央域控架構創新,將三域控制器整合為單一總控模塊,擁有了全球最高集成的控制體系。
其整車線束長度縮短到996米,比特斯拉Model 3短500米,相比燃油車動輒3000米,更是得到了大幅優化。得益于高集成性和接口優化,LEAP3.5技術架構也減少了物理連接需求,僅有22個電子控制器,比其他中央域控產品減少10個以上。
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降低了系統復雜度和故障率,響應度提升3倍,穩定性增強50%,電氣架構能耗降低25%。
打個比方,分布式架構下的汽車零部件通訊,就像蜿蜒曲折的山路,兩座山之間并不互通,效率很低。到了中央集成時代,則進化成為盤山公路,車道更寬、速度更快,數據傳輸速度和溝通效率指數級提升,而LEAP3.5技術架構,則在兩座山之間駕起了橋梁,大大提升了協同效率。
同時更集成的電驅系統和熱管理架構,也能讓動力和能效達到最佳平衡。比如27合1的熱管理系統,讓硬件集成度提升60%,綜合續航提升10%。七合一油冷電驅方案,實現了VCU與MCU系統級融合,15項功能集成也可以讓動力響應提速5倍。
至于智能,更是LEAP3.5的殺手锏,LEAP3.5以高通驍龍8295+SA8650芯片為核心,可以實現軟硬件的超級集成和超級智能,我們可以理解為汽車擁有了一個“超級大腦”。
兩個芯片負責各自的領域,5nm制程的8295芯片負責智能座艙,AI算力為30TOPS,這種算力支持多任務并行運行,保證了座艙系統的穩定和流暢。
依靠8295的AI推理能力,座艙還部署了DeepSeek和通義千問兩套大模型,可以實現語音、圖像及多模態交互,這也意味著,零跑的語音助手能充分調用大模型能力,可以勝任各個領域的專家。
相比于座艙,高階智駕能力也是LEAP3.5的巨大優勢,智能駕駛系統以高通8650智駕芯片為核心,200TOPS的等效算力可以實現功耗減半。
我們能看得到的硬件,像ATX激光雷達,擁有300米的探測距離和140°的廣角視野,800萬像素前視雙目攝像頭則增強了遠距離和細節捕捉能力。再有QNX Safety安全操作系統構建的端到端智駕模型,具備城區領航及“車位到車位”持續進化能力,從硬件到軟件,都為零跑奠定了L3級自動駕駛的基礎。
零跑NEW B,月銷至少4萬臺
有了LEAP3.5自研自造的底氣,面對“智駕平權”這場軍備競賽,零跑變得更從容。
誕生于LEAP3.5技術架構的首款產品,正是零跑B10,預售價10.98-13.98萬元,而激光雷達、高階智駕車型價格僅有12.98萬。這還只是預售價,正式價格大概率會繼續下探。
和其他車企把智能駕駛分成若干個等級不同,零跑選擇一步到位,只有入門和高階兩種。
入門版屬于普通的L2,具備ACC、LCC、自動泊車和360度環視這種基礎功能。高階版本也就是搭載激光雷達的版本,目前可以實現城區NOA,后續還會免費OTA車位到車位的能力。
之所以這么劃分,零跑主要考慮到如今新能源汽車迭代太快,之前有新車一年三次改款的案例,稍不注意,剛買的新車就成了老款。
朱江明表示,中間性的智駕只是過渡,未來希望零跑的用戶更多選擇高階智駕。
事實的確如此,目前零跑B10的訂單里,有70%都是選擇的激光雷達版高階智駕的配置。
具體到高階智駕的實際表現,B10處理得確實絲滑,比如在拐彎的時候,遇到了行人和電動車,B10的高階智駕并沒有一驚一乍地急減速或打方向盤,而是提前緩慢減速,預判到電動車的行駛軌跡后,做到絲滑的避讓通行。
遇到緊急“鬼探頭”的情況時,B10同樣非常從容,先是提前減速,讓加速度始終控制在舒適的范圍內,然后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絲滑駛離。
借助端到端大模型的能力,零跑的智駕能力也在飛速提升,朱江明立下了Flag:
B10交付后,激光雷達智駕版就具備點對點通勤的能力,到今年第三季度,會把點對點通勤升級到城市NOA,明年會升級到從車位到車位的智駕的能力。
“我們認為,今年零跑的智駕能力將成為行業的第一梯隊。”
拋開智能駕駛,B10也有不少吸睛之處,從價格和定位來看,面向25-35歲的年輕市場,這也是最挑剔的消費群體。
因為這款車是面向全球的戰略車型,造型兼顧了國際審美,車內副駕駛洞洞板的設計,也賦予了更多DIY空間。
得益于LEAP3.5高集成的油冷電驅系統,B10的零百加速時間為6.8秒,后置后驅布置、前后軸荷比50:50,再有瑪莎團隊調教過的底盤,讓其擁有了更高的操控上限。
目前國內推出的B10是純電版本,雖然有設計增程版產品,但并不在國內投放,而是在海外市場推出。
朱江明透露,基于LEAP3.5平臺,零跑NEW B系列還會繼續擴容,兩個月后會發布B01,10月份會發布B05,目前B系列有88%的零部件可以共享。
談及B系列產品的預期銷量,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曹力表示,C系列做到了每月4萬臺的門檻,B系列必須做到超過C系列,“4萬臺以上,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從跟隨者到標準制定者
發布會當天,零跑最新財報透露一個里程碑式信號——零跑成為第二家盈利的新勢力。
去年第四季度,零跑月均銷量在4萬輛左右,毛利率達到13.3%,這也產生了8000萬元的凈利潤。從這些數字來看,實現極致性價比,不一定要犧牲利潤。
提前一年達成單季度盈利目標背后,是零跑貫徹的“技術降本”策略。
和其它新勢力相比,零跑擅長零部件全棧自研,目前零跑有65%以上的整車零部件自造,大幅降低了零部件成本。
自研零部件的優勢,除了可以達成出色的成本管控能力,還擴大了零跑的朋友圈,讓造車這門生意越做越大。
前不久,零跑和一汽簽署合作備忘錄的消息引爆車圈,這是汽車央企第一次牽手造車新勢力,按計劃,零跑和一汽集團的合作將在零部件采購方面率先落地。除了一汽,零跑還在和一些豪車級品牌商討零部件及其他方面相關合作。
單在2014年,零跑自研的電池、電驅、電子模塊就達成了10個零部件外部客戶定點的項目。
更早之前,零跑已經和Stellantis達成全球戰略伙伴關系,借助Stellantis的全球資源,零跑在海外已經打開了超過500個銷售網點,在歐洲建立了比國內還快的零部件配送體系,95%的零部件在24小時內送達。在德國市場,今年截至3月初,德國的終端用戶的上牌量達到1000臺,是新勢力出海表現最好的車企。
復盤零跑的成長路徑,有點像草根逆襲的故事,但沒有成功是一蹴而就。
以智駕為例,朱江明坦言,前期零跑的策略是跟隨政策,投入比較良性,不過隨著智能駕駛技術路線基本明確,已經到了大規模投入階段。去年底,零跑的智駕的團隊,單是算法部分就超過了500多人。
此前也有后進生提前交卷的,比如理想汽車做自動駕駛比蔚來、小鵬更晚,但理想落地的速度顯然更快,2023年一年就做了三代,從有圖到 “先驗信息” NPN,再到無圖,最終在2024年7月全量推送無圖NOA。
零跑同樣在大步快跑,朱江明表示,從動態的BEV到靜態的BEV,再到端到端,零跑用了八個月的時間。
實現季度盈利后,零跑面向接下來更內卷的行業環境,也有了更多彈藥。零跑在今年會擴充智駕團隊,從現在500人擴充到600人以上,同時引入高質量人才,今年智駕總投入在8億元人民幣以上。
至于目前火熱的機器人,零跑也已經組建了幾十人的研發團隊,項目處于預研階段,未來零跑機器人會主要用在整車生產線裝配上。
一直悶聲做事的零跑,很多人或許并沒有意識到這家新造車的潛力,短短兩三年的時間,零跑就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員。先是憑借增程產品打造爆款,再到推出12萬級的激光雷達高階智駕產品,零跑正憑借突破性的創新,完成從跟隨者到標準制定者的蛻變。
本文來源:超電實驗室
精選推薦
熱門出行排行榜
原創IP推薦
換一換網友評論
聚超值•精選
最新內容
新勢力零跑汽車發布首款產品B10,48小時內訂單突破3.1萬臺。作為全球首個12萬級激光雷達智駕SUV,B10采用LEAP3.5技術架構,集成高通8650芯片和8295芯片等先進配置。零跑的目標是成為智駕領域的第一梯隊,并在半年到一年內取得優勢。預售價10.98-13.98萬元,月銷預計至少4萬臺。
零跑B10 | LEAP3保時捷財報顯示,2024年凈利潤暴跌30%,銷量在中國市場下滑28%。CEO表示電動化速度過快導致成本上升、銷量下降。保時捷將重新校準戰略,不再追求銷量而注重利潤。計劃推出更多內燃機車型,并延長產品過渡期。裁員3900個職位并進行組織架構調整。
保時捷 | 中國市場特朗普親自帶貨,白宮變特斯拉展廳。馬斯克介紹車型給總統,并稱贊Cybertruck設計獨特。特朗普支持大金主,為暴力沖擊行為定性為“國內恐怖主義”。抵制者對馬斯克及特斯拉門店進行抗議與破壞,市場銷量下滑。馬斯克計劃提升美國工廠產能一倍,但面臨銷量難增長的挑戰。投資者擔憂全球市場困境和股價下跌。
特朗普 | 特斯拉銷量小鵬汽車發布春季新品G6和G9,通過配置升級和價格調整提升產品性價比。新款G6入門價17.68萬元,全系下探至20萬元以內;G9售價24.88~27.88萬元。兩款車標配AI電池、智駕系統等核心配置,性價比大幅提升。預計可帶來每月1萬輛訂單增長,為小鵬沖擊“月銷量4萬”和“年銷量50萬”奠定基礎。
小鵬汽車 | 產品升級小鵬汽車推出新款G6和G9,最高降價8萬元。這次更新是為了在激烈的車市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兩款SUV車型長期銷量低迷,改款周期較長,但新款G6、G9做了大幅度更新。外觀、智駕成本等方面都有改進,并且價格大幅下調。盡管降價增加了競爭力,但也意味著小鵬放棄了豪華市場,并將主打定位調整至30萬元以內家用市場。
小鵬汽車 | 降價